腸胃好不好,舌診見分曉

2009082622:08

91.7.5 大成報12版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鄧正梁醫師 
 
雖然人體內在臟腑的情況都可以在舌頭上顯示出來,但舌頭最能反映胃腸道疾病的變化,因為其表現迅速而明顯,而舌苔又是人體津液狀況的指標,腸胃道是人體津液代謝的一個重要器官,舌質與舌苔又可反應人體胃氣的狀況,因此舌診是腸胃病重要的診斷手段之一。

中醫認為人以胃氣為本,“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。”有胃氣,在舌頭的表現為舌體榮潤紅活,有生氣,有光彩,活動靈便,且舌上生苔有根,不會一刮就 完全脫落。若舌質舌色淡白濕潤,舌體胖嫩,多為脾胃虛寒,容易腹瀉腹痛;舌紅絳少苔或無苔,或有裂紋,為胃氣衰敗,或胃陰枯竭,多見於老年久病;舌質紫 暗,多為瘀血阻於胃腸。舌體胖大,苔白膩,多因脾虛,即胃腸道功能低落,易有水濕滯於腸胃道,又若水濕滯久,積久化熱,則舌苔會由白轉黃,成為黃膩苔,如 臭水溝久不清理,亦會臭穢腐敗發酵般,此時就易瀉下腐臭穢便,甚至裏急後重,即時時有想上廁所的情形,卻上不出來,或僅一點點排洩物﹔而舌邊有齒痕,也是 由於脾氣虛,腸胃功能低落,不能運化水濕所致。


中醫認為舌苔是胃氣蒸騰所生,反映了脾胃消化道生化的功能。舌苔厚表胃氣夾濕濁邪氣,表胃腸道邪氣盛,內有不化的痰濕與不消化的食物。腐苔 為舌苔如豆腐渣樣堆積於舌上,多因胃熱有餘,蒸騰胃中腐濁邪氣而成,表胃腸有不消化的水濕與食物積滯;舌苔膩刮之仍很厚,多為濕濁內蘊,陽氣被阻遏所致, 若舌苔轉黃且厚膩,多為痰熱、濕熱,不消化食物與溼氣搏結於胃腸而化熱,且氣機不利的情形;如苔白滑膩,即刮之仍很厚且看起來很多水份的感覺,則為濕濁、 寒濕積結於腸胃;若舌苔白膩不乾,自覺胸悶,多為脾虛濕重;若舌苔白厚粘膩,口中發甜,為胃腸道濕熱所致﹔舌苔花剝,如地圖般一塊一塊的,為胃之氣陰兩傷 所致。
若舌苔由少變多,由薄變厚,一般都說明病情加重,向惡化方向進展;反之,若舌苔由厚變薄,由多變少,則表示正氣逐漸恢復,疾病逐漸消 退,向康復方向發展。如薄苔驟然增厚,則說明正氣暴衰,邪氣急劇人裏,表疾病的突然加重;若滿舌厚苔,驟然消退,又是胃氣暴絕的反映,表病情突然篤重。若 舌苔逐漸消退,退後漸生薄白新苔,是“胃氣漸復,穀氣漸進”之佳兆,表食慾體力漸漸恢復;反之,若舌苔驟然退去,不再生新苔,以致出現如鏡子般光滑無苔的 舌象,是胃之氣陰衰竭的惡候,有時會有生命危險。一般來說,舌質舌苔的變化是客觀的反應病人內臟臟腑的變化,應與臨床表現結合起來進行分析。
舌象 的變化,對於胃腸道疾病診斷的重要性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。例如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,其表現特點為舌體胖大呆滯,舌前紅赤、光滑明亮、無刺狀物,苔白膩﹔ 單純胃十二指腸穿孔以紅舌為主;複雜性胃十二指腸穿孔則絳舌和青紫舌較多。在觀察中還發現,舌質淡者在腹膜炎中症狀較輕,舌質青紫者腹膜炎症狀較重。舌色 的變化還決定於疾病的病理程度,而舌苔的變化與消化道的通暢程度有關。下消化道疾病的舌苔以黃苔居多,與炎症、濕熱有關﹔若舌質暗紅、青紫,與瘀血、惡性 腫瘤有關。惡性腫瘤以舌質青紫為特點,舌苔變化無明顯特徵性。胃炎患者舌質紅或暗,苔黃或膩者,往往胃粘膜炎症較重,幽門桿菌感染率也較高;萎縮性胃炎、 消化道腫瘤,有腸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,舌象以暗舌多見,為有瘀血,是向胃癌演變的關鍵所在。胃潰瘍病患者多舌紅苔黃、為實熱,萎縮性胃炎患者多舌紅苔 白、為虛熱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活動期舌質以紅、暗多見,苔白膩或黃膩;胃癌患者舌質多屬暗紅,苔白膩或黃膩。
  舌頭好似人體外在的一扇窗,透露 了人體諸多內在的奧秘。人在吃下熱騰騰的食物後,白苔會漸漸化開,胃氣蒸騰,食物消化﹔但若喝一杯冰沙或冰冷的飲料後,雖暫有消暑清涼的感覺,但白苔又會 漸漸形成,舌頭會看起來水水的,很多津液的感覺。舌質舌苔在一天不同的活動中會隨著身體不同的環境與條件,呈現了不同的變化,何況是生病的時候,能不注意 乎!
http://blog.sina.com.tw/one1/article.php?pbgid=53999&entryid=578259